紫薇的栽培管理:
紫薇適應性比較強,管理也相對比較粗放。一般是在3月上旬施抽梢肥:5月下旬-6月上旬追施一次磷鉀肥,足以促進培育健壯枝條和開花;7月下旬和9月上旬追施一次餅肥水為主的化肥,可以增加花的色彩。發(fā)現(xiàn)病害,噴施波爾多液或多菌靈600倍液進行防治。
紫薇苗木形態(tài)特征:
1、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具4棱,略成翅狀;
2、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cè)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
紫薇繁殖分為三種:
1、壓條繁殖:壓條繁殖在紫薇的整個生長季節(jié)都可進行,以春季3-4月較好;
2、分株繁殖:早春3月將紫薇根際萌發(fā)的萌蘗與母株分離,另行栽植,澆足水即可成活;
3、嫁接繁殖:在每年春季紫薇枝條萌芽前,選擇粗壯的實生苗作砧木,先在砧木靠部分縱劈一刀(深3~4cm),劈縫須從樹心切下;再取長5~8em帶2-3個芽的接穗,在其基部兩側(cè)削成3-4cm的楔形。接穗外側(cè)比內(nèi)側(cè)稍厚。將接穗稍厚的一面放外面插入砧木劈口對準形成層,然后用塑料薄膜將整個穗條枝全部包扎好,露出芽頭。此法可在同一砧木層嫁接不同顏色的枝條,形成一樹多色。嫁接2~3個月后解膜,此時穗頭長可達50~80cm,應及時將枝頭剪短,以免遭風折斷,并可培養(yǎng)粗壯枝,此培育法成活率達98%以上。
小葉女貞造型素材的養(yǎng)護方法也相對簡單。定期澆水、施肥和剪枝,可以使其保持健康美觀。具體來說,造型制作時要注意觀賞角度,確保觀賞面朝向欣賞者,以體現(xiàn)園林意境。成型后的小葉女貞需要經(jīng)常摘心、摘葉和摘除不定芽,及時細致地進行修剪,以樹型圓潤敦實,增強觀賞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小葉女貞的耐旱性較差,需注意適時澆水。
在造型方面,小葉女貞經(jīng)過人工整形及修剪成形后,形態(tài)多樣,多為多球形或云片型,每株可以存有幾個至十幾個球(或云片),高度一般在1.2米至3米之間。其枝葉繁茂,叢生或干形式皆可,適合作為園林綠化的重要元素。小葉女貞的耐旱性較差,需要定期澆水和施肥才能保持健康生長。
在園林景觀中,通過不同的造型技法,小葉女貞被制成了各種姿態(tài)優(yōu)美的植物造型。例如,它可以制作成建筑形體如四角亭、垂花門、云墻等,也可以塑造成動物形體如駿馬、巨龍、孔雀等,甚至還能表現(xiàn)人物形體如體壇健兒。幾何形體和實物形體的造型也極為豐富,地提升了園林的藝術(shù)價值和功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