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楓根據(jù)幼苗生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確定灌溉的時間及灌水量,種子發(fā)芽期間的灌溉應(yīng)遵循少量多次原則。幼苗出齊后,灌溉量要多,次數(shù)要少,每5至7天灌溉一次,每次要澆透灌足,灌溉要在早晚進行,切忌中午大水漫灌。
五角楓以春播為主,宜早不易晚,在3月中下旬,氣溫上升到15℃以上,采用條播方式。為了使播種溝通直,應(yīng)先劃線,照線開溝,深度要均勻,溝底要平。為防止播種溝干燥,應(yīng)隨開溝,隨播種,隨覆土。每畝播種量為5至8千克,播后先一次再覆土,覆土厚度為2厘米。覆土后再輕輕,并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播后3至4周左右出土,10至15天內(nèi)出齊苗,出苗率為50%至60%。
五角楓育苗地準備
五角楓育苗地實行秋深翻,春淺耕。秋耕的深度為25至30厘米,春耕的深度為15至20厘米。耕地時應(yīng)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如圈肥、土肥、堆肥)3000至5000千克,性氮肥10至15千克,過20千克。同時用2%至3%的硫酸亞鐵水溶液4千克/平方米或5%至6%的1.5至2千克/畝,進行土壤消毒。
五角楓栽培技術(shù)
圃地選擇
苗圃地要求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有良好的灌溉條件,土層深厚、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質(zhì)壤土、輕粘壤土、壤土。粘土地、沙土地用作圃地應(yīng)采取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機肥料,大量混沙或客土。
五角楓生態(tài)習性
耐陰性較強,喜側(cè)方庇蔭。喜深厚肥沃疏松之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干旱瘠薄,但長期干旱影響正常生長。根系發(fā)達,抗風力強,萌芽力中等。不耐澇,抗煙塵。
五角楓,是楓葉樹的一種,是槭樹科,椒樹屬的落葉喬木,因樹葉分裂為五角,狀似五角星,故名五角楓。這種五角楓是很多城市都喜歡用來做城市景觀的樹種,每到秋天便化身金黃色,開滿枝椏,非常的漂亮。
五角楓的觀賞期
五角楓是一種觀賞價值的樹木,樹形美麗,葉形秀美,葉面有,秋后的霜葉更是光潤可人。翅果與種子連在一起,像蝴蝶相同翩然起舞,分外有目共睹。是的美化、美化樹種,耐陰、耐寒,宜作風景林、生態(tài)林、四旁美化樹種。
五角楓佳的觀賞期是國慶節(jié)期間,一般中期開始可以賞楓葉了,這個時候的楓葉是金黃色的,十月中旬的五角楓會呈現(xiàn)橘紅色,形如夕陽的顏色,比香山紅葉要淡很多,但是卻美的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