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叢藍莓生長期較短,約在100-150d間。矮叢藍莓的特點是抗旱、抗寒能力強,樹高30-50cm,果實較小,宜作加工原料,也適合家庭盆栽和庭院養(yǎng)殖。露地栽培適宜在我國東北地區(qū),不宜作為大棚種植的選擇品種。
藍莓栽培的有效土層一般要保持在50cm左右,確保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性在藍莓栽培中至關重要,尤其是高叢藍莓要求有更好的通氣性和保水性。一般的土壤三相分布為固相45%-50%、氣相和液相分別為20%-30%程度較為理想,但藍莓栽培地的土壤氣相和液相的綜合值如果達到55%-60%程度為理想。為了達到土壤三相的較為合理狀態(tài),可以采用進行30-40cm的深耕,然后根據土壤條件,適當加入腐熟的苔蘚、鋸末、牛糞等混入土壤中,之后在栽種苗木時要打30cm高的壟臺,這樣就可基本滿足藍莓生長要求。
促成栽培的關鍵是要打破藍莓的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棚內較適合藍莓生長的溫度為20-25℃,高不能超過30℃,低不能低于12℃。高叢藍莓的需冷量要在0-7.2℃的低溫狀態(tài)下,積累時間800-1200h。低溫要求量不足時會造成發(fā)芽不良,開花不足,影響果實的產量和質量。實現(xiàn)藍莓錯季生產的關鍵就是適時調整藍莓的休眠時間,值得注意的問題是,不管提前休眠進入低溫狀態(tài),還是休眠完成后轉入生長期,溫度的控制一定要緩慢進行,不可短時間內溫差過大,以免影響藍莓的生長發(fā)育。大棚內處于密封狀態(tài),因為藍莓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機物分解等可使棚內氣體成分發(fā)生很大變化,會影響藍莓的生長,所以每天都要進行適當?shù)膿Q氣;一般在不使大棚溫度下降到12℃以下的情況下,每天11∶00打開通氣道,16∶00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