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樹在同一個結果枝上,中部所結的果實落果輕,頂部次之,基部重。這與枝條的花芽分化程度有關,中部的花芽分化較早,分化速度較快,所結果實落果就輕。 生理落果多在落花后至7月中旬發(fā)生,以麥收前后落果為嚴重,約占全年落果總數的80%,個別品種在8~9月份還會出現一次落果。
發(fā)生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花芽分化不完全,引起早期落果;授粉不良,有些品種不需授粉,如大磨盤,具有此特性的品種不容易生理落果,而有些品種,尤其是日本的大部分甜柿品種配置授粉樹,否則果實不能發(fā)育,早期落果嚴重;天氣原因,花期陰雨連綿,影響到授粉時,容易落果;樹體結構不合理,通風透光不良,造成樹條生長細弱,容易脫落;肥水不足,土壤長期干燥,土壤貧瘠,肥水吸收困難,造成落果多;土壤水分過多,根的吸收能力下降,即使施用了再多的肥料,樹體也難吸收利用,有時也會因為養(yǎng)分供應不足而落果。
柿子的吸收根群集中分布在樹冠中外部,土層40厘米以內,施肥應稍深施于樹冠。平地施肥應將樹冠中外部表土扒開,淺翻6~10厘米,澆施并回土;干施以樹干為中心,開數條內淺外深的放射狀施肥溝。山地施肥主要采用穴施,亦可溝施。在樹冠梯田內側或株間挖穴或開溝施肥,然后覆土。
柿子樹的應用價值 在綠化領域,柿子樹的壽命比其他樹種長,樹葉大且茂盛在秋天結束之時,樹葉呈現紅色,到達冬天,落葉以后,果實仍然不會落下,呈現大片大片的紅色,景色優(yōu)美,具有高的觀賞價值。另外,該樹種在中國有著很長時間的栽培歷史。果實作水果,經過一些處理,可以保存數月之久,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取來食用。后,該樹種可以提取柿油,用作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