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篩網的質檢(二)
4.耐潤滑油性檢查
樣品在70OC的環(huán)境溫度下,放在潤滑油中浸泡72h后,其體積變化率在-10%~+15%之間,硬度變化為-5~+10RHD之間,拉斷強度變化率應在10%以內,伸長變化率在-30%以內。
5.硬度檢查
篩板硬度應符合產品圖紙或技術文件的要求。常用橡膠件的材質及硬度值,僅作為一般批產件驗收參考,如有特殊要求時,請以經確認的技術要求執(zhí)行。
橡膠篩網質檢(三)
6.耐老化性能檢查
篩板具有一定的耐老化性。篩板在70OC溫度試驗下,經72h熱空氣老化試驗后,其硬度變化不超過±15%IRHD,拉伸強度變化率不超過±30%,拉斷伸長率變化不超過-50%。
7.耐溫性能檢查
●低溫試驗后試樣敲擊無破現象,高溫試驗后試樣彈性良好,彎折無龜裂現象。
8.裂縫試驗
●根據樣品具體形狀,用樣品的全部或者取其中的一部分呈長條型,將其拉長10%,在變形的情況下,呈南北或東西方向放置三個月,在這期間通過肉眼觀察,不允許出現裂縫。
橡膠工業(yè)制品類橡膠制品:
①膠帶-運輸帶、傳送帶等;
②膠管-夾布膠管、編織膠管、纏繞膠管、針織膠管、特種膠管等;
③模型制品-橡膠密封件、減震件等;
④壓出制品-純膠管、門窗密封條、各種橡膠型材等;
⑤膠布制品-生活和防護膠布制品(如雨衣)、工業(yè)用膠布制品(如礦用導風筒)、交通和儲運制品(如油罐)、救生制品(如救生筏)等;
⑥膠輥:印染膠輥、印刷膠輥、造紙膠輥等;
⑦硬質膠制品:電絕緣制品(蓄電池殼)、化工防腐襯里、微孔硬質膠(微孔隔板)等;
⑧橡膠絕緣制品-電線、電纜等;
⑨膠乳制品-浸漬制品、海綿、壓出制品、注模制品等;
橡膠制品分類(二)
橡膠制品按原材料分,橡膠制品可分為干膠制品及膠乳制品兩大類。凡以干膠為原料制得的橡膠制品統(tǒng)稱干膠制品,如輪胎、膠帶、膠管等。這類產品產量占橡膠制品產量的90%以上。凡直接從膠乳制得的產品統(tǒng)稱膠乳制品,如膠乳手套、氣球、海綿等。這類產品產量不到橡膠制品總產量的10%。
橡膠制品按生產方法分,橡膠制品可分為模型制品和非模型制品。凡橡膠在金屬模型中定型并硫化的制品,均可統(tǒng)稱為模型制品,如輪胎、橡膠密封制品及橡膠減震制品等。但在橡膠工業(yè)中習慣地將模型制品理解為除輪胎以外的橡膠模型制品。凡不在模型中定型并硫化的產品,統(tǒng)稱為非模型制品,如膠帶、膠管、膠布、膠輥等。有的橡膠制品(如膠鞋等)可用模型法和非模型法生產。
橡膠篩網在加工時,橡膠混煉的目的是什么
混煉就是依據膠料配方規(guī)定的配合劑的比率,將生膠和各樣配合劑經過橡膠設施混淆在一同,并使各樣配合劑平均地分別在生膠之中。膠料進行混煉的
目的就是要獲取物理機械性能指標平均一致,切合配方規(guī)定的膠料性能指標,以利于下工藝操作和成質量量要求。
橡膠篩網在生產上,容易出現的問題:脫膠 及解決方案
橡膠-金屬粘接不良
橡膠與金屬的粘結是橡膠減震產品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橡膠與金屬的粘結原理,普遍認為在低模量的橡膠與高模量的金屬之間,膠粘劑成為模量梯度,以減少粘結件受力時的應力集中。常用雙涂型膠漿的底涂或單涂型膠粘劑與金屬表面之間主要通過吸附作用實現粘結。底涂型和面涂型膠粘劑之間,以及膠粘劑與橡膠之間通過相互擴散作用和共交聯(lián)作用而實現粘結。
橡膠-金屬粘接不良的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
1 膠漿選用不對。解決方法:參考具體使用手冊,選擇合適的膠粘劑
2金屬表面處理失敗,以致底涂的物理吸附不能很好的實現。解決方法;粗化金屬表面,金屬粘結表面一定的粗糙度。常用的處理方法,顯微鏡觀察表面粗糙度從大到小依次是噴砂、拋丸>磷化>鍍鋅.金屬表面不能有銹蝕,不能粘到油污、灰塵、雜質等
3膠漿涂刷工藝穩(wěn)定性差,膠漿太稀、漏涂、少涂、殘留溶劑等。解決方法;注意操作,防止膠漿漏涂、少涂。
涂好膠漿的金屬件應注意充分干燥,讓溶劑充分揮發(fā),防止殘留溶劑隨硫化時揮發(fā),導致粘結失敗。要一定的涂膠厚度,特別是面涂膠漿。這樣一方面可以有充足物質使相互擴散和共交聯(lián)作用充分進行;另一方面可以實現一定的模量梯度層
4配方不合理,膠料硫化速度與膠漿硫化速度不一致。解決方法;改進配方以有充足的焦燒時間。模具、配方改進,膠料以快的速度到達粘結部位。盡量采用普通、半有效硫化體系,提高硫黃用量,以實現多硫交聯(lián)鍵。改進硫化條件(溫度、時間和壓力)。減少易噴霜物和增塑劑的使用,防止其遷移到橡膠表面,從而影響粘結。膠料停放時間太長,改用新鮮的膠料
5壓力不足。解決方法;增大硫化壓力。注意溢料口、抽真空槽的位置、尺寸,防止局部與大氣過多溝通以至壓力不足。模具配合緊密,防止局部壓力損失過大
6膠漿有效成分揮發(fā)或固化。解決方法;硫化前需預烘的金屬件,應注意預烘的時間和溫度控制,過度預烘會導致反應性物質揮發(fā)和膠漿的焦燒(或固化)。操作時注意防止金屬件在模具內停留時間過長
7有已硫化的膠皮、膠屑等異物混入混煉膠,隨橡膠一起硫化,由小面積脫膠,引起制品大面積剝離。解決方法; 加強物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