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南陽西峽縣北海道黃楊,北海北海道黃楊,焦作溫縣北海道黃楊,2米北海道黃楊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北海道黃楊常綠喬木,高達(dá)8-10米; [3] 小枝四棱,具細(xì)微皺突。葉革質(zhì),有光澤,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5厘米,寬2-3厘米,先端圓闊或急尖,基部楔形,邊緣具有淺細(xì)鈍齒;葉柄長約1厘米。聚傘花序5-12花,花序梗長2-5厘米,2-3次分枝,分枝及花序梗均扁壯,第三次分枝常與小花梗等長或較短;小花梗長3-5毫米;花白綠色,直徑5-7毫米;花瓣近卵圓形,長寬各約2毫米,雄蕊花藥長圓狀,內(nèi)向;花絲長2-4毫米;子房每室2胚珠,著生中軸頂部。蒴果近球狀,直徑約8毫米,淡紅色;每室1粒種子,頂生,橢圓狀,長約6毫米,直徑約4毫米,假種皮桔紅色,全包種子?;ㄆ?-7月,果熟期9-10月。
澆水是栽植成活的主要措施。由于北方春季干旱少雨,栽植后可每隔4-6行在行間用土培壟,以利澆水。一般要求栽植后24h內(nèi)澆次水,隔3-5d澆第二次水,再隔5-7d澆第三次水。澆完三次水后,可根據(jù)天氣和土壤墑情考慮是否澆水。每次澆水量不可過大或過小,以澆水后苗木不倒伏、傾斜或露根為準(zhǔn)。一般在夏未就要控制澆水,目的是防止苗木徒長。每次澆水的時間,好在早晨或傍晚,不宜在氣溫高的中午進(jìn)行。
北海道黃楊雖然抗寒力強(qiáng),但在幼苗期進(jìn)行適當(dāng)?shù)亩痉雷o(hù)還是必要的。做好冬季防護(hù),有利于保護(hù)木質(zhì)化程度不高的“秋梢”,為來年開春迅速生長打下良好基礎(chǔ)。入冬后土地封凍之前,在給苗木澆足上凍水后,應(yīng)采用支架薄膜覆蓋法防護(hù)。即在苗木行的兩頭和中間每隔5-6m打一木樁,木樁苗高20cm左右即可,在木樁上牽拉一根鐵絲,用塑料薄膜給每行幼苗搭起一座小“帳蓬”,塑料薄膜兩側(cè)和兩端均用土埋實,密不透風(fēng),直至第二年春季氣溫回升穩(wěn)定時揭開。
潢川縣繼紅花木種植合作社,主營綠化工程苗木,規(guī)格貨源充足。
————— 認(rèn)證資質(zhì) —————